古代门上挂着的那个敲门门用的东西叫门环,门环是用来开关大门和叩门的一种实用物件。

中国古建筑有一个特点:一家、一院、一门环。门环又称为“铺首”,确切的说,铺首只是门环的底座,铺首衔环才是一个完整的门环。

据史书记载,最晚在汉代中国已经发明并使用铺首了,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门环的作用不仅仅用来开门和叩门,经过长期演变,它又被赋予了保卫家人和为“家”祈祷的象征意义。

人们按照内心的意愿,创造出许多寓意深刻、外形精美的门饰、门环图案。有的形状来自经典的锥子或武器,有的来自神话中的动物植物,还有的门环体现着家中主人的职业特征

古代拉门叫什么

古代把双扇叫做“门”,单扇叫做“户”,合称“门户”,有时也称扉。“门”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在房屋入口,并列安装两“户”。

有的甲骨文省去房屋入口的上框。造字本义:名词,房屋入口处可开关的双户。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户”是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甲骨文的“户”字,像一块有转轴的门板,是“门”的一半。古时门一般都是左右分开,各有一扇,单独一扇门就是“户”。

“户”的本义,是指单扇的门,引申为房屋的出入口。“扉”形声字。从户,非声。从“户”表示与门户有关。本义为门扇,如柴扉、门扉等引申义为屋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