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旁敲侧击”。旁敲侧击(拼音:páng qiāo cè jī)是一个成语,旁敲侧击指在旁边和侧面敲敲打打。比喻说话或写文章不从正面阐明本意,而是用若明若暗的语言影射、攻击,或转弯抹角地说出来。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新郑讼》:“事有难于骤明者,有得其端倪而不能以口舌争者,非旁敲侧击,用借宾定主之法,则无皂白矣。”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旁敲侧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