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在安徽蚌埠淮上区双墩村,考古发现了一座距今7300多年的上古遗址,该遗址出土了众多的陶器、石器、蚌器、骨器等文物,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发现了一批刻符,数量高达630个之多,史学界称之为“双墩刻符”。
按照西方学者对文明标准的定义,文字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然而,一直以来西方学者不承认包括双墩刻符在内的上古刻符属于文字,认为中国文字始于商代盘庚迁殷之后的甲骨文,中华文明史只有3300余年。那么,双墩刻符是不是一种文字,在中国文字演化过程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原创 | 2022-12-16 21:22:08 |浏览:1.6万
1985年,在安徽蚌埠淮上区双墩村,考古发现了一座距今7300多年的上古遗址,该遗址出土了众多的陶器、石器、蚌器、骨器等文物,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发现了一批刻符,数量高达630个之多,史学界称之为“双墩刻符”。
按照西方学者对文明标准的定义,文字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然而,一直以来西方学者不承认包括双墩刻符在内的上古刻符属于文字,认为中国文字始于商代盘庚迁殷之后的甲骨文,中华文明史只有3300余年。那么,双墩刻符是不是一种文字,在中国文字演化过程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