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黄35大豆,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PI486355×郑8431)×郑6062。 2007年11月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07016。

分布区域陕西关中平原、宁夏中部等地。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21天,株高67.3厘米,种皮黄色,黄脐。

接种鉴定,中感大豆灰斑病,中抗SMVⅠ和SMVⅢ株系,中感大豆孢囊线虫病3号生理小种。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7.5公斤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191.8公斤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9.7公斤。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3.8公斤。

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

中黄35大豆品种简介

中黄35大豆品种的简介如下

中黄35大豆能留种子种植。

中黄35大豆品种的幼苗叶片绿色,叶圆形。株高81cm,株型为紧凑型。叶片为长叶形,叶柄与茎杆荚角较小,落叶性好,抗炸荚。荚熟色为褐色,3-4粒荚多,荚弯镰型。灰色茸毛,亚有限结荚习性。白花。种皮黄色、黄色子叶、黄脐、圆粒、百粒重15.7 g。

中黄35适宜在河南、山东、江苏、安徽、陕西等地种植。春播时间4~5月,夏播时间6月1~30日,足墒播种,播后喷施72%的都尔除草剂封闭除草。合理密植,高产地块每亩留苗1万株。

中黄35大豆品种简介

中黄35是一个大豆品种。

品种信息:审定编号:国审豆2006002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PI486355×郑8431)×郑6062

特征特性

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02天,株高78.0厘米,有效分枝0.9个,底荚高度8.7厘米,单株有效荚数45.3个,单株粒数108.4粒,单株粒重18.4克,百粒重17.0克。卵圆叶,白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种皮黄色,黄脐,圆粒。经接种鉴定,表现为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和SC7株系。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8.86%,粗脂肪含量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