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甲氧基在苯环的消去加成反应机理中表现为吸电子性。
甲氧基是类似羟基的,氧原子本身的电负性比较强,是吸电子,但是氧原子在连接化学键后,其p轨道上有孤对电子,在连接含有π键的时候,会形成p-π共轭,其共轭效应大于吸电子效应,所以这时候就变成供电子了。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氯代烃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甲氧基是什么
甲氧基用作医药和染料的油状液体甲氧基,甲醇分子中去掉羟基上的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是最简单的一种烷氧基。结构式为 CH3O-,分子量123.16。可以看成甲基醚的一部分,是一种供电子基。基本信息中文名甲氧基分子量123.16闪点98℃蒸汽压0.53kPa/90℃化学式CH3O-式量31.03
甲氧基是什么
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61784
英文名称:o-Methoxyanilineo-Anisidine
别名:邻甲氧基苯胺邻茴香胺邻氨基苯甲醚
分子式:C7H9NOOCH3C6H4NH2
外观与性状:浅黄色油状液体
熔点6.2℃
沸点:225℃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稀酸
密度:相对密度(水=1)1.10
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15(毒害品)
主要用途:作为医药和染料的中间体,也用于食品工业制取香兰素等
对环境的影响: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粘膜、呼吸道及皮肤有刺激作用。唇及皮肤可能因缺氧而青紫。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均对身体有害。
慢性影响: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