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膨化破坏了玉米中的养分,使其营养价值大量流失。
膨化玉米也称膨化玉米粉,是指玉米经过水分、热、机械剪切、摩擦、揉搓及压力差综合作用下的淀粉糊化物,可作为食品主要原料和饲料食用。
膨化玉米与脱脂米糠相比,在提供能量方面具有长足的表现,但是夏天天气炎热,米糠的使用会引发很多问题,要注意规避。
为什么全膨化玉米饲喂效果不好
为什么全膨化玉米饲喂效果不好
   
玉米作为饲料中最重要的能量源
其籽粒成分含
70
~
75%
的淀粉
由于生玉米内其淀粉分子聚集成致密的
淀粉粒结构
淀粉粒内存在相当比例抗酸抗酶的晶体结构而不利于动物的消化利用
必须让晶体结构解体
(即
糊化)才能被酶充分水解而提高消化率。幼龄动物特别是早期断奶仔猪消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消化酶活性
很低,研究表明仔猪在出生后
42
天内都存在淀粉酶分泌不足的问题,并且由于断奶应激使消化酶活性增长
出现倒退,常常因淀粉消化不良导致腹泻,影响生产性能。当玉米膨化后,淀粉糊化,使淀粉晶体结构不可
逆地被破坏,在动物小肠内迅速吸水膨胀,大大增加了淀粉酶的作用面积和穿透能力,使淀粉的水解速度和
消化程度均提高,同时,糊化淀粉大幅度提高了ɑ
-
淀粉酶的敏感度,使其作用更迅速。此外,糊化淀粉还会
刺激幼畜胃内产生乳酸,可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产生,从而减轻和消除仔猪下痢。
   
对于水产动物
糊化淀粉的影响也甚为显著
虹鳟对生淀粉的利用率仅为
20
~
24
%
而熟淀粉为
52
~
70
%
鲤鱼对熟淀粉的消化率高达
96
%,而生淀粉为
38
%。水产饲料中的糊化淀粉还增强了饲料的粘结性能,提
高其在水中的稳定性。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糊化淀粉在幼畜料、特种饲料、水产饲料中大量应用,挤压膨化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淀粉
糊化手段。实际上,在这些饲料中不仅玉米需要膨化,其它用作能量饲料的谷物都需要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