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上下: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数量、程度差不多。出自唐•陆龟蒙《蠹化》:“翳叶仰啮,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
语法是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人与无。如贞元中杨氏、穆氏兄弟人物气概不相上下(唐•李肇《唐国史补》)。
近义词有势均力敌,旗鼓相当,不分轩轾反义词有判若云泥。
和人比较的成语
形容两个人之间互相比较的成语:
1、一龙一猪 : 比喻两个人高下相差极大。
2、云泥异路 : 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3、霄壤之别 : 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4、小巫见大巫 : 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5、相形见绌 : 形:对照绌:不够,不足。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5、相形失色: 失色:失去光彩。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得大大不如。
6、霄壤之殊: 霄:云霄,也指天。壤:土地。天和地般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亦作“霄壤之别”。
7、泰山鸿毛 :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8、天差地远 : 比喻两者相差极大。
9、天壤之别: 壤:地。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9、天悬地隔 : 悬、隔:距离远。比喻相差极大。
10、判若云泥 : 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和人比较的成语
判若云泥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pàn ruò yún ní,比喻差距极大,差别悬殊就像云和泥的距离那样。
近义词天壤之别出自《送韦书记赴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