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是当今司法制度的社会补充,我国的当前社会调查,主要是针对那些犯罪情节较轻、认罪悔罪态度较好、有可能被判处缓刑从而在社区服刑的刑事案件被告人。一般情况下,法院刑事审判庭在受理此类案件后,向司法局矫正科发出社会调查邀请,矫正科指派被告人所在地的司法所对其个人情况、家庭和邻里关系、单位表现、社会交往等状况进行公正、深入、细致的调查,并在开庭审理时向法院提交书面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不影响定罪,但可以作为法院量刑的一项参考。
如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开展的社区制度是指在判决宣告前,由社会调查员对未成年被告人犯罪的背景通过社会有关方面进行调查。其目的是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未成年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深入细致地分析未成年被告人作案的主、客观原因,为审判机关公正处理和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被告人提供重要依据。
司法社会调查是干什么
司法社会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未成年人的年龄、性格特点、健康状况、成长经历、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教育程度、学习成绩、一贯表现、不良行为史、经济来源等
2、社会生活状况:包括未成年人的家庭基本情况、社区环境、社会交往情况
3、与涉嫌犯罪相关的情况:包括犯罪目的、动机、手段、与被害人的关系等
4、犯罪后的表现:包括案发后、羁押或取保候审期间的表现、悔罪态度、赔偿被害人损失等
5、社会各方意见:包括被害方的态度、所在社区基层组织及辖区派出所的意见等,以及是否具备有效监护条件、社会帮教措施
6、认为应当调查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