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能源强度是计算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衡量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可指降低一定GDP产出的能源使用量(节能),或者一定量的能源生产出更多的GDP,当然,节能意味减排,客观上有降低能源对环境影响的作用,但该政策主旨还在于为满足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和可持续的能源供给量,基本上是一个能源使用量的问题。
什么是能源强度
能源强度(energy intensity)是指能源利用与经济或物力产出之比的意思。
能源强度用于衡量不同经济体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也可用于比较不同经济体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依赖程度,粗略的估算方法可以用原油的消费量除以可比价GDP总量。这一指标的另一个含义,便是原油价格波动对于通胀水平的影响程度。
能源强度是用于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最常用指标之一,体现了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能源强度最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所需消耗的能源另一种是单位产值所需消耗的能源。而后者所用的产值,由于随市场价格变化波动较大,因此若非特别注明,能源强度均指代单位GDP能耗,最常用的单位为“吨标准煤/万元”。在进行国际比较时,GDP经常会按购买力平价(PPP)进行折算,计算结果和市场汇率法有一定差异。例如我国2010年能源强度按市场汇率法计算的话,是日本的4倍以上,而如果按照PPP进行计算的话,则为日本的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