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形态,胎盘可分为以下4种。(1)弥散型。胎盘许多种动物的胎盘是弥散型的,诸如猪、马、骆驼、鼹鼠、鲸、海豚、袋鼠和鼬。这类胎盘的绒毛膜整个表面或多或少地覆盖着绒毛,绒毛伸人到子宫内膜腺窝内,构成一个胎盘单位,或称微子叶,母体与胎儿在此发生物质交换。

马和猪的尿膜(1) 子叶型胎盘或复合型胎盘。 见于牛、绵羊、山羊和鹿。胎 盘绒毛膜上的绒毛并不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表面,而是生长成一丛 一丛的圆形块状(胎儿胎盘,亦称胎儿子叶),这些块状绒毛丛在与 子宫内膜圆形无腺体区(子宫阜)的相应部位发育成为母体胎盘 (亦称母体子叶),胎儿子叶和母体子宫阜结合形成胎盘突,成为母 体和胎儿发生物质交换的场所。

  胎儿子叶上的绒毛同子宫阜上的 隐窝紧密融合,插人到子宫内膜间质中,与子宫内膜的腺体直接接 触。胎盘突的结构比弥散型胎盘复杂得多。牛的胎盘发育是从胚胎附近开始的,逐渐向尿膜一绒毛膜囊 的两端扩张,历时2〜3个月。

子宫角基部和中部的胎盘突较子宫 角尖部和子宫体中的大,孕角的胎盘突较空角的大,妊娠末期最大 可如拳头。 羊的胎盘形成基本上和牛相同。绵羊的子叶绒毛大约于排卵 后20d生出,胎盘突小而圆,母体胎盘和胎儿子叶的形状与牛相 反,绵羊母体胎盘的表面是凹的,呈盂状,将圆的子叶包起来山羊 的母体胎盘表面浅凹,呈圆盘状,子叶呈丘状附着于其凹面上。

羊80〜90个,山羊可达120个,或更多个,观赏动物中,驯鹿只有6〜8个,长颈鹿却多达180个。 (1) 带状胎盘。食肉动物的胎盘都是带状胎盘,其特征是绒毛膜的绒毛聚合在一起形成一宽约2。

 5〜7。 5cm的绒毛带,环绕在卵圆形的尿膜一绒毛膜囊的中部(即赤道区上),子宫内膜也形成相应的母体带状胎盘。带状胎盘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的带状胎盘,如犬和猫另一种是不完全的带状胎盘,如熊、海豹、鼬科中的雪貂和水貂。

  (2) 盘状胎盘。哺乳动物中的啮齿类如小鼠、大鼠、兔、蝙蝠,灵长类的猴和人等均为盘状胎盘。胎盘是由一个圆形或楠圆形盘状的子宫内膜区和尿膜一绒4膜区相连接构成的。绒毛膜上的绒毛突人子宫内膜的血管壁直接浸人血液。

灵长类动物中绝大多数是间质植人,因此,为盘状胎盘但有些并不浸人子宫内膜的中心,仍是盘状胎盘,如狐猴、狐等。 这种动物虽具有绒毛膜一尿膜胎盘,但卵黄囊仍是营养交换器官。兔胚胎滋养层可侵蚀子宫内膜,尿膜一绒毛膜最后只剩内皮细胞,而且子宫黏膜血管的内皮细胞亦消失,因而胎儿胎盘的内皮细胞直接和母体血液接触,此种结构即为血液内皮型胎盘。

豚鼠也属于此种胎盘。

动物胎盘种类

动物胎盘可分成四类。

⑴弥散型胎盘(散布胎盘) 比较原始简单,绒毛膜囊是一个薄膜囊囊壁各处分散伸出指状突起——绒毛绒毛插入子宫内膜的陷窝中。如鲸、狐、猴、猪、马等的胎盘

⑵子叶型胎盘(叶状胎盘) 绒毛局部集中成为豆瓣状的绒毛叶分布在绒毛膜囊上。如羊、牛、鹿等反刍类动物的胎盘

⑶环带型胎盘,绒毛集中排成环带状。如象、海豹、猫、狗、狐等食肉类动物的胎盘

⑷盘状胎盘绒毛集中成饼形。如食虫类、翼手类、灵长类、啮齿类动物的胎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