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螺头,灯体,钨丝 ,导体。
灯泡会发亮的部分是灯丝,灯丝的两端各连接一条细金属线。
金属穿出玻璃泡的下端后,一条连接在灯头尖端,另一头接在灯头旁边的铜片上,形成不同的两极。
当细金属线通以电流时,灯丝就会产生高热而发光。 泡内的灯丝(钨丝)要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才能耐得住高温而发光,如果玻璃泡破了,钨丝在高温的情况遇到氧气,就会烧断,灯泡也就不会亮了。
因此,必须用玻璃泡把钨丝罩住,再把里面的空气抽出来,装入「氩」或「氮」等不易和钨丝起交互作用的气体。 金属头的一点 是接电极铜片的接点头 因为必须要两电极接触 故用较软金属免于破坏灯座的接触铜片
灯泡是由几四个部分构成
四个部分构成。一个灯泡是由螺丝口、玻璃泡、灯丝支架、灯丝,四部分组成。螺丝口是用来和灯座连接并锁紧的装置。玻璃泡用来保持灯泡内部的真空环境。灯丝支架用来支撑灯丝定位。灯丝是用金属钨制作的发光元件。220伏电压加在灯丝两端,电流加热灯丝发光。
灯泡是由几四个部分构成
灯泡主要是由灯丝、玻璃壳体、灯头、螺口四种等部分构成。
灯泡的结构非常简单。在它的底部有两个金属接触点,是用来连接电的。金属接触点有两条接触到一个薄金属灯丝的线。灯丝坐落在灯泡的中央,由一个玻璃支撑住的。
线和灯丝都包在充满惰性气体的玻璃灯泡的里面,通常都是氩惰性气体当灯泡连上电源的时候,电流就会从其中一个接触点流到另一个接触点然后再流到线和灯丝。实心导体线电流中的大量自由电子从负极带电区移动到正极带电区。
在振动原子的跳跃电子可能暂时被推到一个更高的能量位置。当它们落回原始正常位置时候,电子就会以光子形式释放出额外能量。金属原子释放大部分的红外线可见光子,人们的眼睛是可以看见的。但如果它们被加热到大约4000华氏温度的时候灯泡就会发出大量的可见光。
几乎在所有的白炽灯泡都用到钨,因为它是最理想的灯丝材料。金属必须要加热到极高的温度才会发出有用可见光。实际上大多数金属在达到这个温度之前都会熔化了,而钨丝却有着不寻常的高熔化温度。
扩展资料
大部分白炽灯会把消耗能量中的90%转化成无用的热能,只少于10%的能量会成为光。相比之下,荧光灯(Fluorescent
lamp,亦称光管)的效率高很多,接近40%,所产生的热只是相同亮度的白炽灯的六分一。
故此很多地方,特别是夏天需要空气调节的商场、大楼都会使用萤光灯照明以节省电力。小型的萤光灯(节能灯泡)把萤光灯及启动电子结合,使用标准电灯泡的接口,用以替代普通白炽灯泡。
例如一个26瓦的节能灯泡,发出的亮度为11瓦,热量为15瓦。发出相同亮度11瓦的白炽灯泡耗电多四倍,达100瓦放出热量多六倍,达90瓦。
很多家居内的电灯仍然是以普通白炽灯为主。卤素灯泡渐渐变得较为流行,特别是光源需要集中的情况,例如家居的射灯,汽车车头灯,经常会使用卤素灯泡。
良好的卤素灯泡可以达到15%的效率。例如一个60瓦的卤素灯泡,亮度可等同一个100瓦的普通灯泡。但是卤素灯泡体积细小,运作时温度非常高。在家居应用时需要特别防护,防止引起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