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登科后不久,曾写下过一首《题施山人野居》的诗作:
得道应无著,谋生亦不妨。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
水巷风尘少,松斋日月长。高闲真是贵,何处觅侯王。
这首诗,开头两句直接点明得道成仙和隐居无关,但隐居却是一种生活方式春暖之时下田插秧,晚间归来夜火煮茶,好不悠然因为临水而居所以风尘稀少,因为结庐松边,所以日月悠长对于这样的生活,白居易表现了“何处觅王侯”的艳羡之情。
可见,白居易骨子中自有一种归隐情怀。还未建功,却思归隐,这不能不说是白居易的矛盾之处。
白居易登科后写的诗
《寄陆补阙(前年同登科)》
[唐代] 白居易
忽忆前年科第后,此时鸡鹤暂同群。
秋风惆怅须吹散,鸡在中庭鹤在云。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
[唐代] 白居易
刘兄文高行孤立,十五年前名翕习。
是时相遇在符离,我年二十君三十。
得意忘年心迹亲,寓居同县日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