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类 产量指标。计算班组产量,按照时间维度做推移图,制定产量提升的目标与措施,最终提升人均产量。

第2类 质量指标。计算制程的一次检验合格率,统计质量损失成本,以一次检验合格率和质量损失成本的目标,制定可开展的短期措施和长期对策,持续提升改善质量。

第3类 成本指标。计算单件成本,要把班组可控制成本与班组绩效挂钩,核算可变要素的成本,推动制造成本的降低。

第4类 安全指标。制定班组的安全指标。对安全指标进行分类,识别班组的危险源,制定改善的措施与计划。

第5类 环境类指标。制定班组5S现场管理指标,包括5S检查指标,区域发现问题次数等目标。

第6类 士气类指标。制定士气类指标,比如人均提案的件数、A3报告件数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