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力作用
青藏高原作为一个巨大的隆起,海拔很高,接收了更多的太阳辐射。
感热输送——大气与陆地的热量交换,使得周围空气温度上升。
潜热输送——青藏高原内陆上水的相变产生热量,使得更高海拔的空气温度升高。
对亚洲季风的影响
东亚季风
北半球夏季时,青藏高原作为一个巨大的热源,使得海陆温差加大,从而导致东亚季风加强.
南亚季风
同理,北半球夏季时,对南亚季风也起到加强作用。同时由于赤道低压带的南移,东南信风绕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改向为西南季风,从而导致南亚季风比东亚季风更强。
2、动力作用
青藏高原作为较高的固态隆起,起到对气流的阻碍作用,从而导致气流的分支。有爬流和绕流两种方式。
西风带
由于西风带和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恰好重合,因此西南风吹向青藏高原时,受到阻碍,分为南北两支气流。
北支气流,绕过青藏高原,进而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为西北风
南支气流,绕过青藏高原,偏转为西南气流。
两支暖湿气流在我国东南部汇合,形成长达一个月的梅雨天气。
南亚季风
北半球冬季时,南亚远离高压中心,同时由于青藏高原的阻挡冷空气的南下,导致海陆温差较小,季风减弱。
阻挡作用
1、冬季时,青藏高原阻挡来自蒙古高压中心吹来的寒流,使得南亚地区温度比同纬度地区高。
2、夏季时,青藏高原阻挡南亚的西南季风,从而气流被迫爬升,在青藏高原南部形成地形雨。而导致青藏高原内陆和西北内陆干旱少雨。
青藏高原的三个作用
1、好拔高,空气稀薄,云层稀薄,少阴雨天气,提供了丰富的太阳能
2、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质活动旺盛,提供了丰富的地热能
3、高原上有两组不同走向的山岭相互交错,把高原分割成许多盆地、宽谷和湖泊,是很多山河湖泊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