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人认为只有诸葛亮有伊尹的风采和气度。他居于草庐,刘备三顾之后才出山,这和商汤任用伊尹的情况颇为相似。
诸葛亮曾经告诉后主说:“我在成都有八百株桑树,有十五顷薄田,我自己子弟的衣食,自然会有盈余和富足。我操劳于外,没有其他的开支调度,也不打算置办家业,使他们有多余的费用。假如我死了,不要让库里有多余的布帛,粮仓里有多余的粮食,辜负陛下的隆恩。”看他说的这些话,诸葛亮把富贵看成了什么东西呢!因此,先主刘备临终对他说:“我的儿子如果可以(值得)辅佐,就辅佐他如他能力不够,你可以取而代之。”如果不是刘备和孔明肝胆相照,怎么会说出这番话?虽然先主刘备和孔明的关系如鱼得水,说这句话完全是可信的,只是说这句话的时候,后主刘禅与左右应该都听到了。
后主并非圣明的国君,左右大臣并不是没有奸臣小人,孔明所说的那些有作奸犯科情况的人,应当交由外廷论刑,所以约束管理左右的人,并不是不严而当时竟然无一人敢单方面用言辞来中伤诋毁,后主对其倚重信任,也最终没有丝毫的怀疑,为什么呢?只因为他(孔明)平时行事公正,坦白诚挚,完全能够使上下的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