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表计费费为两大类,一类是工业计费,一类是商业计费,工业计费有有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其中有功功率计量基础,电费系数即等于所交电费数额,所以工业需要做无功补偿,而商也用户电价固定,收费按照有功收费,也有功率是多少即交多少,没有查补
电表计费原理
     电表是用来测量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或负载上消耗电能的仪表,它是一种计量设备,电表的计量单位千瓦时(即1度),所以又称为千瓦小时表,或电能表,电度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广泛使用。电表按不同的用途,结构,精度,电源性质等分成不同种类,我们常见就是普通的单项计费电表。电表的出现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881年利用电解原理制成了直流电能表,是按时计费的。
    1885年随着交流电的发明和应用,交流电表从而诞生。
    1889年第一个感应式电表出现,但体积也非常大,重量达到了36.5公斤。
     20世纪开始,随着技术和处理的发展,电表的体积和重量都在不断减小。20世纪6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发明了数字化电表。20世纪末,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电表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出现了分时段计费,电卡预付费,电网运行状态检测等功能,智能电表从而出现。
     1879年中国第一盏电灯出现在上海,当时是按灯头包月收费,后来用电得到普及也改用电表,但都是从国外进口的。1966年在上海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国产电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表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很多人都很好奇,电表是怎么计算用电量的呢机械式电表当用电设备开始消耗电能时,经过电表的电流使铝盘上的电压线圈通电,与用电设备并联,下面的电流线圈通电,与使用设备串联。两个线圈回路产生磁通,与其在铝盘上感应出的电流相互作用,产生转动力矩,从而驱动铝盘逆时针转动,这时制动磁铁与转动的铝盘也相互作用,产生制动力矩,当两力矩达到平衡时铝盘以稳定的速度转动,使用设备消耗功率越大,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铝盘的转动力矩就越大,铝盘转动就越快。转动的铝盘带动涡轮杆齿轮机构从而带动计数器计数,完成用电设备的耗电计算。它由六个基本构件组成。
(1)电磁元件。它包括电流元件和电压元件两部分。转盘3下面部分是电流元件,它由铁芯4及绕在它上面的电流线圈组成电流线圈匝数少,导线粗,它与负荷串联。转盘上面部分是它的电压元件。它由铁芯2及绕在它上面的电压线圈组成电压线圈线径细。匝数多,承受负荷的全部电压,但只流过几毫安电流。
(2)转盘。它由铝制转盘3及转轴组成。
(3)制动磁铁。它是一块永久磁铁5,在转盘转动时产生制动力矩,使转盘的转速与负载的功率大小成正比。
(4)计数机构6。它由蜗轮蜗杆、齿轮机构组成,用于计量电能。(5)支座。用于支撑电磁元件、制动元件和计数机构等部件。
(6)接线盒。用于连接电能表内外接线。
电表计费原理
1、双向计量电能表是以专用双向计量芯片为核心,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及SMT先进制造工艺,选用国际著名品牌长寿命元器件制造。
2、工作原理:当把电能表接入被测电路时,电流线圈和电压线圈中就有交变电流流过,这两个交变电流分别在它们的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交变磁通穿过铝盘,在铝盘中感应出涡流涡流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从而使铝盘得到转矩(主动力矩)而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