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相当于40000元人民币
在民国以前时期(1912年以前),一块大洋(一两银子、一枚银元)=800元人民币在民国时期(1912年1月1日至1949年9月30日)一块大洋=400元人民币在解放后(1949年10月1日之后)一块大洋=200元人民币。
大洋一般指的是袁大头,是民国时候的一种银币,当时的面值为1元。但是,那时的“1元”并非是现在的1元。据说,当时的一个袁大头能够购买500个包子,并且普通的家庭一个月只需要2个袁大头就够了。
由于大洋本身属于一种银币,因此,在收藏市场中,收到了许多藏有欢迎,具备较高的收藏价值。
市面上最多的三个品种是民国三年、九年和十年铸造的,守家一般在700-720之间,民国八年的市存量少,市价约1800元。
50块大洋相当于多少
50块大洋相当于二万伍元人民币,一块大洋保守估值500元,大洋别称银元,是民国时期的流通货币,因它是用银子铸造的,本身就有价值,所以深受藏友的欢迎,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距今时间比较短,有大洋的家庭不在少数,我家就有三块大洋,以后留给孩子做纪念。
50块大洋相当于多少
民国以前1块大洋同等800元人民币,50大洋同等4万人民币。民国期间1大洋同等400元人民币,50大洋同等2万人民币。解放后1大洋同等200元人民币,50大洋同等1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