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个由马普学会地外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格雷戈尔.莫菲尔领导的研究小组又有了重大发现,在适当的条件下,等离子体内的粒子能够自发地形成丝状结构,这些丝状结构会互相吸引并缠绕,进而形成一种类似于DNA的双螺旋结构。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复杂的双螺旋结构具备信息编码的可能性,并且还可以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不稳定的结构将随着时间重新分解,而那些稳定的结构则会保存下来,这就意味着,它们表现出了进化的特性。
通过对等离子体的研究不断深入,科学家越来越感觉,等离子体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如果这个猜测成立,那么宇宙中这些特殊的等离子体生命有可能非常多,甚至占据宇宙生命的主流。
原因很简单,因为宇宙中的可见物质有99%都是等离子体,即使很小的一部是能够成为等离子生命,那么这也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相对应的像地球生命这样的碳基生命,在宇宙有可能是非常稀有的存在。
每一种生命形式都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够生存,比如像地球碳基生命只能够在地球这样的生态环境下生存 ,而在跟地球非常相似的类地行星中,才有可能诞生碳基生命。可是在宇宙中,跟地球非常相似的类地行星却是非常少见的,目前科学家观测了地球周围百光年的范围,发现的跟地球相似的类地行星只有少数的几个。
宇宙是否存在这种不可思议的等离子体生命,目前还只是科学家的一个猜测。而未来我们想要探索这个秘密,寻找等离子体生命存在的证据,我们重点探索目标就是恒星太阳,只要我们有能力可以自由出入太阳,那么探索太阳内部等离子体生命就有可能。
只不过,人类想要实现这样的科技实力,可能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在此之前,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步伐不会停止,而在无限的未来,人类必然也能够见识到丰富多彩的宇宙生命世界。那个时候,或许我们可以认识到宇宙的各种生命形式,即使我们能够在未来发现大量的外星生命,但是等离子体生命如果真的存在,必然也是宇宙中非常特殊的一类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