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不拔
【拼音】yī máo bù bá
【释义】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出处】1.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2、《笑林》: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近义】斤斤计较、锱铢必较。
【反义】一掷千金、慷慨解囊。
【用法】贬义,用来形容人极度自私自利,自己的东西丝毫不肯拿出来。语法上一般作谓语、定语。
【灯谜】最吝啬的人——铁公鸡(一毛不拔)
【相关熟语】上等牙刷、凉水煺鸡、铁公鸡。
【正音】毛:不能读作“mǎo”。
【辨形】拔:不能写作“拨”。
【辨析】“一毛不拔”和“爱财如命”都形容极其吝啬。 “一毛不拔”只是形容一个人极度自私,什么东西都不愿拿出来给别人分享,而“爱财如命”含有贪婪的意味,自私的意味较淡。
一个头一个发打一成语
披头散发
【拼 音】:pī tóu sàn fà
【解 释】:披:散开一头长发凌乱地披着.形容慌乱、狼狈或懒散.
【出 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回:“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告道:'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不令出官.'”
【示 例】:邻居王大嫂整天~从不注意自己的形象.
满头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