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丝旁一个至读绖dié。
绖[dié]汉语文字
绖,汉语三级字,读作绖(dié),部首是纟部,共9画,本义是旧时用麻做的丧带,系在腰或头上。出自《仪礼·丧服》,《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周礼·司服》。
典故
绖,丧乎带也。——《说文》
苴绖。——《仪礼·丧服》。注:“首绖,象缁布冠之缺项。”
弁绖服。——《周礼·司服》
子墨衰绖。——《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绞丝旁一个至读什么
绞丝旁一个至是汉字绖,拼音读dié
ㄉㄧㄝˊ
笔顺演示
部首 纟
笔画 9
笔顺 撇折、撇折、提、横、撇折、点、横、竖、横
结构 左右结构
繁简 絰
五笔 XGCF
四角 21114
仓颉 VMMIG
异体字 7D70,26945
部外笔画 6
现代汉语词典
古代 用麻做的丧帽丧带。
(形声。从糸(mì),至声。本义:旧时用麻做的丧带,系在腰或头上) 古代用麻做的丧带,在头上为首绖,在腰为腰绖。也专指腰带 
绞丝旁一个至读什么
绖 dié
古代丧服上的麻带子:首绖。腰绖。
笔画数:9
部首:纟
笔顺:折折横横折捺横竖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