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gchong
恐[ kǒng ] 
〈动〉
1、 (形声。从心,巩声。本义:严重害怕,惊恐)
2、 同本义
恐,惧也。——《说文》
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3、 又
赵王恐。
恐栗,为儿恒状。——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4、 恐吓,使之害怕
伺其危险之陂,以恐其主。——《韩非子·有度》
5、 恐怕
恐前后受其敌。——唐· 柳宗元《三戒》
〈副〉
1、 恐怕,表示估计兼担心
不治将恐深。——《韩非子·喻老》
恐虫念什么
蛩
【qióng】
蝗虫的别名,俗称“蚱蜢"。另有传说中的异兽,古书中也指蟋蟀。
通常为绿色、褐色或黑色,头大,触角短前胸背板坚硬像马鞍向左右延伸到两侧,中、后胸愈合不能活动。脚部发达,尤其后腿的肌肉强劲有力,外骨骼坚硬,使它成为跳跃专蛩(5张)家,胫骨还有尖锐的锯刺,是有效的防卫武器,产卵器没有明显的突出,是和螽斯最大的分别。交尾后的雌蝗虫把产卵管插入10cm 深的土中,再产下约50粒的卵。产卵时,雌虫会分泌白色的物质形成圆筒形栓状物,然后再把卵粒产下。